top of page
Search

为何失恋那么痛?谈哀伤五阶段

Writer: Life Under UmbrellaLife Under Umbrella
当一段亲密关系走到尽头,随之而来的情绪起伏和低潮,让你痛苦万分吗?💔

美国精神病学家库伯乐(Kubler Ross)在1969年提出《悲伤五阶段》,包含否认、愤怒、讨价还价、沮丧和接受,且悲伤五阶段不是线性的,有可能会在一瞬间经历每个阶段,或是不断循环。


透过了解《悲伤五阶段》,我们或许能帮助自己检视目前的状态,寻找因应方法,以便更快走出伤痛。


1. 否认/隔离


通常接受到悲伤、灾难性事件的资讯时,我们会先否认事情的发生,把自己隔离起来。这其实是一种防卫机制,我们宁愿选择性地把这些事实藏起来,也不要面对残酷的事实。



2. 愤怒


当我们无法再欺骗自己,从“否认”走出来时,痛苦所造成的冲击太大,所以会将内心的挫折投射到他人身上,有时也会投射到自己。接着我们可能会开始怨天尤人,怪天怪地怪别人,甚至对自己生气。



3. 讨价还价


当“愤怒”过后,我们的想法可能有些改变,努力让结果不那么坏,有时也会跟上天祈求(讨价还价),让坏结果不要那么快到来。



4. 沮丧


在这个阶段我们体会到失去的事实,了解到“讨价还价”也没有用了,所以痛苦再次地来袭,而且这次是扎扎实实地打在心上,没有理由可以逃避了。这时的我们变得脆弱、消极,所以要非常小心,很多人可能因为走不出,而选择结束生命。



5. 接受


这个阶段的我们变得冷静、走出“沮丧”,体悟人生无常,并不需要一直把自己困在悲伤。我们学会放下、重建生活,准备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。


《悲伤五阶段》是因人而异的,有些人可能只经历其中几个阶段;有些人可能一直困在「沮丧」,甚或永远无法达到「接受」事实的阶段。


透过了解《悲伤五阶段》,帮助自己检视目前的状态,寻找因应的方法,更快走出悲伤。


有时候一个念头的转换、一个想法的改变都是“接受”的关键。

Comentarios


Los comentarios se han desactivado.

© 2025 by Life Under Umbrella

  • Whatsapp
  • gmail
bottom of page